福州市名师工作室

历史复习题-梭伦改革——骆志煌名师工作室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2-03 10:07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期末复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提到:“(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人都要发管理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

②梭伦的法制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③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

④雅典城邦已经实行了高度繁荣的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④

2.梭伦改革时强调,“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

B.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

C.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

D.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

3.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B.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

4.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5.摩尔根曾说:“当梭伦就任为执政官的时候,蔓延于社会中的恶弊已达到不可忍受的程度了。”“蔓延于社会中的恶弊”给雅典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雅典贵族随时有用暴力血洗平民的可能

B.外部城邦随时有消灭雅典的可能

C.雅典平民随时有用暴力反抗贵族的可能

D.雅典城邦随时有发生改革的可能

6.梭伦改革时,按一年农产品收人的总量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由此推断

A.从事农业生产者获益最大

B.贵族遭到冲击力度有限

C.梭伦的改革缺乏民主精神

D.雅典公民的范围被缩小

7.梭伦,这位伟大的改革家,不仅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而且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的含义是

A.设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B.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C.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D.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8.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他力图解决的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

D.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9.公元前630年,雅典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典——拉古法典。该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除了少数重要官员,其他官员都从能够制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这说明

A.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B.雅典民主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

C.公民权的获得有财产资格限定

D.政体的运行需要私人资金支持

10.据统计,公元前425年以后,雅典每年用于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成员的工薪总数就达100-110塔兰特。这体现出:

A.城邦财政已不堪重负

B.城邦对公民参政的激励

C.雅典工薪制度的完善

D.公职人员队伍扩编严重

11.梭伦在改革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遗嘱法”就是其杰作之一,他通过“遗嘱法”

A.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

B.制止了贵族的土地兼并

C.保障了平民的政治权利

D.杜绝贵族侵占平民财产

12.“……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  )

A.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C.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D.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13.据载:有个文盲让一个人帮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底德”的名字,而这个人就是阿里斯底德本人。他照办之后,问这个文盲为什么这么厌恶阿里斯底德,得到的回答是他不喜欢人们总是称其为“公正者”。这个故事说明

A.陶片放逐法会成为排斥异己的工具

B.陶片放逐法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C.陶片放逐法被上层利用以公报私仇

D.陶片放逐法反映了直接民主的暴政

14.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A.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

B.抽签选举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陶片放逐法”

D.废除债务奴隶制

15.下列最能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的措施是

A.战神山议事会

B.比例代表选举法

C.陶片放逐法

D.抽签选举制

16.公元前594年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的根本推动因素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B.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梅加腊占领雅典的萨拉米斯岛

D.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且有经商阅历

17.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18.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

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

19.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①②④    B.①②⑧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材料表明

A.个人权力成为梭伦改革的根本保证

B.“解负令”的实施,意味着奴隶制在雅典的终结

C.“梭伦时代”的雅典公民团体相对稳固

D.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发展为“解负令”的实行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马克思眼中,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从根本上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并最终服务于经济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民主是一种价值,因而,它又是人们所要争取达到的目标。

——俞可平《马克思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

材料二   雅典工商业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的确为民主制产生造就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推动古代雅典民主政体演变的最重要的力量,是广大自由平民的斗争。雅典相对广大的地域,众多人口,加上既能发展农业又能发展工商业、采矿业的自然条件,为中小所有者队伍即平民力量的扩大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独立的中小所有者数量众多并且有力量,是发展民主、巩固民主不可缺少的因素。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什么。梭伦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和阶级因素分别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仍归贵族所有。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









23.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经白热化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有一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

材料二   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他将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高声宣读:“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改革家梭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穷人和富人冲突白热化”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兴致勃勃的人们”可能会是哪些社会群体,哪些改革措施引起“欢声四起”?你如何理解“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C

6.B

7.D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0.C

21.(1)民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服务于该经济基础的政治制度。

目的:缓和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2)经济基础:工商业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

最主要力量:广大自由平民的斗争。

阶级因素:中小所有者队伍。

22.(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2)措施: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

23.(1)原因: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

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雅典社会危机严重。

(2)群体: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

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等。

理解:梭伦改革回应了民众的关切,进步作用显而易见;但并未真正实现公民之间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