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名师工作室

中学数学|高考加强创新能力考查的研究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1-31 17:18作者:教研网来源:福州林风名师工作室

作者:教育部考试中心  任子朝、陈昂、单旭峰

摘 要


考查创新能力是时代对高考的要求,是高考选拔性考试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考要结合学科考试的特点,构建新型、综合、统一的考试体系和目标框架。具体途径为:通过增强学科命题      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夯实考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创新试题设计方式,增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引导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丰富试题情景设计,采用多种信息展示方式,呈现题干条件和设问要求;结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实际问题深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文化内涵,建立多元综合的评价标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明确目标和具体任务,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都把建设人才强国与教育强国作为未来发展目标。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拔 尖创新人才,把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教育迎来了深化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最重要方式,在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着重要影响。2014 年 9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指出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即“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 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实施意见》提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要求。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招生考试制度的要求下,高考改革应加强创新人才的选拔,助力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加强创新能力考查是高考的重要任务


普通高考是国家为高等学校录取合格新生所举行的选拔性考试,其基础是中学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依据是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高等学校对入学新生的质量标准。2012 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培育目标:“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 才。”〔3 〕《高等教育专题规划》还提出了五方面的具体要求:创新潜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综合性,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实践性,增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开放的态度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选择性,为学生创设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提供多种成才的选择。作为高校选拔新生基本依据的高考,要根据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内容的改革,使创新人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能够脱颖而出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


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区别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对创新潜质的考查要求,这也是高考实现选拔功能最重要的着力方向。我国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改革方向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 2014 年开始,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目的是建立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录取标准和录取机制。因此,今后 的高考将主要服务于本科院校的招生需要,对创新人才选拔的要求更加迫切。高考要实现从对学科知识的全面评价向学习能力的重点测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使高考成为选拔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是社会发展对高考提出的时代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了新常态,经济运行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中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4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关键,高考作为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考试,要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选拔优秀人才、储备后续力量,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全面助力社会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高考考查创新能力的主要目标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5 〕,其特点就是新颖,贵在创新。由于高中生受年龄因素和知识能力的影响,在高考中考查其创新能力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相对的新颖性,即考生的思维成果不一定是前人没有的,可能是前人已经认识到了,但考生并不熟悉,对考生是新颖的;其次是重在思维的过程,即不是要求思维结果的新颖,而是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有所创新。最后是思维的灵活性,成人的创新没有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但考生的创新是在命题人设定的要求和范围内进行,以解决既定的问题为目标。因此,在高考中, 创新能力的考查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考查敢于质疑和批判的思维能力

创新从思考和质疑开始。高考要考查敢于质疑、敢 于批判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多角度、开放式思考问题,考查其独立地对问题或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并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


2、考查自主决策并发表见解的能力

设计试题时应努力创设自主思考的情境,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考查学生审阅资料获取信息,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就某一种观点运用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3、考查独立自主设计方案的能力

通过试题设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逻辑学的方法,辩证地讨论问题的条件、要求和结论等各个影响因素,提出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思路、策略、方法和步骤,独立地解决问题,并能用文字和专业术语进行清晰的表达和交流。


三、高考考查创新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1、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查有多种方法和途径。


高考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考试,不是一般的智力测验,与学科知识的密切结合为考查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有学科知识的依托,高考考查创新能力不必像智力测验一样,要人为编拟很多情景,而是利用学科知识设置情景,既科学又实用,达到能力与知识考查的双赢。因此,为实现考查创新能力的目的,高考要建立统一的考试体系和目标框架,科学设计考试内容,扩大共同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保证学科考试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拓展试题素材来源,丰富材料呈现形式, 创设新情境,融会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2、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高考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考试,对学科知识全面深入的考查是基本要求。面对考查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高考要更新考查理念,研究对学科知识考查的新形式。要贴近考生的实际,结合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创设试题新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方法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规范的文字、术语、图表、模型等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同时,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当前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编拟试题,使试题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当今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此类 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在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时 刻都在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高考要主动吸取这些试题素材。在使试题表述贴近生活的同时,要追寻其背后 的科学依据,使考生通过解题,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深入分析事物或问题的本质,并独立地得出合理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依据。


3、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


在高考中考查创新能力对试题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考试题一般是封闭型的试题,试题条件完善封闭,试题的设问指向明确,试题的结论固定唯一。高考考查创新能力必须改革命题方式,对试题的设计进行革命性的突破,要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材料, 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思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解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有效考查创新能力,要在解题中体现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试题的编制过程中,情境的设 置和对考生解题思路的预设应当结合中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使考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题干内容进行深层挖掘和分析,其作答应该能够体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科的重点知识、技能方法成为考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有效工具,培养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创设新颖情境,创新试题呈现方式


新的能力考查要求需要新的考试呈现形式。为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在设置试题情境时,要努力实现试题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考生提供更加丰富新颖的等。此类信息不仅能为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提供良好的平台,更使试题形式接近实际,真实自然,使关于同一主题的讨论生动有趣,激发考生的兴趣。设计试题时,对于情境的描述应结合考生所学的知识,实现素材与情境的融合。让考生依据所学的学科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渗透文化内涵,培养核心价值观


高考对学生创新力的考查还要加强试题文化理念的渗透,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文化是对客观世 界感知的知识和经验的升华,是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成就,是对人类智慧成果的整合和凝练。增强试题文化理念的渗透,可使试题的内涵更加丰厚、立意更为高远,对学生的文化底蕴、创新能力的考查更为深切和全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考查学生应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以运用传统文化内容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面体现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考生深入关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理念的渗透可以考查学生对生活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政治使命和为国选才的目的。


通过试题材料渲染核心价值观理念、反映传统文化活力要扩大选材范围,丰富材料呈现形式,选取积极向上、反映社会进步、承载传统文化、体现法治精神的素材,营造试题主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领会、认可试题背后的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要创新试题设计,调动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理性思考达到对试题价值理念的理解。这样的试题设计将能力立意与价值引导相结合起来,使积极情感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二者相互强化的良性促进效果。


6、设置开放型的参考答案,建立多元、综合的评价标准


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根据能力考查的要点和主旨,建立学科化的能力赋分标准,确定能力的层级与评分等次的对应关系。研究学科能力的类型与层次, 制定学科化的能力评分参考。根据不同题型考查要求,设计多样的、灵活的、可操作的评分方案。科学协调命题设计、答案拟制与评分参考,确保评卷体现试题的考查意图。克服评卷采点给分,而对整体能力评价不足、主观性试题评分趋中等问题,实现对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的整体性评价,以更好地反映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提高试卷能力考查的效度。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学教学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具体方法是,要完善考查目标,结合考试内容,在学科能力体系基础上建立分层级的能力评价标准。按照分层级的能力评价标准和考核目标体系,设计便于能力考查的试卷合理布局和题型比例。科学拟制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体现不同的能力层级和思维水平。培训、指导、监督阅卷工作,贯彻能力评分的设计意图,强化能力评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考查创新能力是时代对高考的要求,是高考选拔性考试特点的充分体现。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首先,要结合学科考试的特点,构建新型、综合、统一的考试体系和目标框架。其次,要建立起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高校人才选拔、引导中学教学的高考体系。再次,要增强学科命题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夯实考生的学科知识基础,通过创新试题设计方式,增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引导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要丰富试题情景设计,采用多种信息展示方式,呈现试题和设问要求。要结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实际问题深入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高考创新能力的考查,为高等学校选拔创新人才,为大众创业、全民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